這四個觀點,讓質量部很生氣!
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美國質量管理大師威廉·戴明博士在提出“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這一理念之前,早期的質量管理僅限于質量檢驗,僅能對產品的質量實行事后把關。
威廉·戴明的這句質量名言指出,只有在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嚴格按照生產工藝和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如果忽略過程控制,只靠檢驗,是不可能保證產品質量的,因為質量檢驗,只能剔除次品和廢品,并不能提高產品質量。也就是說,質量控制的重點決不能放在事后把關,而必須放在制造階段,即生產過程階段。
然而很多的公司,一但有品質問題,就把責任往品質部門推,認為這就是品質部門的責任,因為很多公司都存在著這樣的錯誤觀點:
1、容許少數的不良,意外的瑕疵是無可避免的;
2、品質是品管部門的責任;
3、只重視產品的檢驗,檢驗人員需要負責解決瑕疵品;
4、出了問題,都覺得是品質部門的事情。
我想許多做品質工作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感受。往往寫報告時,品質部一個人完成,其他部門基本上不管;老板覺得品質不是很重要,研發很重要,賺錢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品質部門在公司并沒有什么地位,往往說了幾句真話,被該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