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式主義”和“造假”給社會帶來的極大危害
國際標準ISO9000族標準,它準凝聚了世界上許多企業成功的質量管理經驗和很多質量專家智慧的精華,發布此標準的目的:是引導企業應用這么好的管理工具,扎扎實實的規范的做事(實干興邦),而絕不是一個僅僅出于認證為目的而全盤“造假”的空洞的形式化的文件和記錄(空談誤國?。?/p>
2、重“數量”不重“質量”,只要花錢,就能“買證”!
一份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ISO9001證書頒發量占世界頒發總量的18%,居世界第一位。號稱“世界第一認證大國”的中國,各式認證項目、認證機構鋪天蓋地。因為,認證是要收取高額的認證費的!全國檢驗認證市場囊括在內,至少有不下于500億的一次性市場和200億年費市場。合計每年700億的認證費用,一個多么大的天文數字!
在國外,認證機構必須是非營利機構、甚至是公益事業。在商品經濟社會中,認證機構必須是獨立于買賣雙方之外,且與買賣雙方都沒有經濟聯系的中立機構。但實際上,在中國,認證市場的商業色彩過濃。結果,早把“消費者對美好質量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拋到九霄云外去了!ISO9001標準本身,確實需要建立質量目標,認證機構審核的目標是通過率100%,太恐怖了吧!“打鐵還得自身硬”呀,認證機構自身的目標就是利益至上的,請問去審核時,腰桿子能挺得起來嗎?
3、制度設計,一開始就是滋生“腐敗的溫床”!
這樣的制度設計,一開始就是滋生“腐敗的溫床”。一些審核員就憑此大做“腐敗”文章,住要住高級豪華賓館、吃要吃山珍海味,審核完還要游山玩水一番,臨走可以收取“紅包”禮品!過的真是“神仙”般的日子呀!如果你要查他“審核過程是否收集了符合性的證據?”反正企業那邊什么“假的記錄”都有的呀、都現存的、擺在那兒呢!你能奈它如何?
十八大后,中國多地反腐提速,廉政風暴已來臨。當前中國ISO認證行業形勢很緊迫,社會對虛假的認證“潛規則”和行業不正之風已經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讓反腐敗的風暴早日吹進ISO認證行業,還原每一張ISO證書本來的權威,增強消費者的信心,堅定不移走“質量強國”之路——這才是人民所需要的“正能量”!
詳情咨詢正規的認證機構。